睡前聊一会儿,梦中有世界!大家好,我是党报评论君。最近,有一档演员比拼演技的综艺节目,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。基本上每周节目一播出,就会迎来一个讨论的小高峰。谁演的好,谁演的不好,谁不应该晋级,谁淘汰可惜了……诸如此类的讨论不绝于耳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档话题度颇高的节目,《演员的诞生》。
《演员的诞生》甫一开播,就成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,因为“终于有节目说说演技这回事儿了”。从人们的感慨中,我们不难看出,观众对于能看到关于演技的探讨、知道怎样才是好的演技、怎样才能拥有好的演技,是多么的期待。尤其是在“抠图”“念数字”“大用替身”等关于演员表演的负面话题不断出现、一些新生代演员的表演总是备受质疑的今天,认真严肃的讨论演技,不仅是满足观众的期待,也是为演员这个职业正名。
有一本传说中的书,因为周星驰的电影《喜剧之王》而被大家所熟知,但读过的人可能却是寥寥。是的,这就是俄国导演、演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探讨表演的理论著作《演员的自我修养》。其实,翻翻这本书的目录就可以知道,演戏真的是一门学问、是一种艺术。比如,第八章“真实感与信念”,比如第十三章“心理生活动力意向的线”,这背后有复杂的人类心理、艺术理论、自我意识等方面的问题。老话也说,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,对于表演,思考这些问题,可能就是荧幕背后的基本功。
对于演员而言,认真而深入思考演技的问题,可能也才谈得上严肃地对待表演这件事。毕竟,绝非靠吼就能输出演技,也绝非靠脸就能写入表演史。那些活到老、演到老的演员,在某种程度上是让人羡慕的,他们不仅有更长的艺术生命,而且也打开了更多的职业可能性。说到底,以什么态度对待自己职业的问题,也决定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“可持续发展”的问题。而且,以工匠精神做好表演,不也是对观众负责吗?
这并非是“装”。今天,观众的观影需求日益多样化,在娱乐的需求之外,还有文化的需求,艺术的需求等;在纯粹为偶像买单的粉丝之外,大部分观众越来越关注演员的演技是否到位,剧本是否扎实,制作是否精良。近期一些高口碑的影视作品,无论是一再打破收视纪录的《人民的名义》,还是在网络上收获大批拥趸的《白夜追凶》,都是靠着精湛的演技、跌宕的剧情等让人津津乐道、念念不忘。在表演领域,演技固然可以是生产力、粉丝固然可以成为经济,但不可否认的是,打动人心的永远是那些走心的表演——哪怕一时之间没有那么红。
从这个角度看,《演员的诞生》让“演技”成为一个热词,这就是个好事。但正如一位演员所说,“好演员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生活阅历锤炼的事情,一个合格的演员必须要有自己的气质和涵养,而不是通过一档节目,炫几个技巧,就能‘诞生’”。的确,一档综艺节目或许能让参与者找回一些作演员的初心,但真正要继续前行,还需要涵养更多的责任意识、工匠精神。而在观众观影需求不断提升的今天,演员们也是时候好好思考思考,如何更纯粹地对待表演,更敬畏地对待事业?
如果将《演员的诞生》也看作一部戏的话,我们希望的还是戏剧本身的内容更丰富一些,戏外乱七八糟的戏份更少一些,让节目真正回归到演技的视角,让演员能在舞台上真正激活表演的细胞。这恰恰是节目本身的定位,也是人们对所有影视剧创作的一种期待。
这正是:演员回归表演,影视方有春天。
头条 21-12-17
头条 21-12-17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5
头条 21-12-14
头条 21-12-14
头条 21-12-14
头条 21-12-14
头条 21-12-14
头条 21-12-14
头条 21-12-14
头条 21-12-14
头条 21-12-14
头条 21-12-14
头条 21-12-14
头条 21-12-09
头条 21-12-08
头条 21-12-07
头条 21-12-06
头条 21-11-30
头条 21-11-26
头条 21-11-25
头条 21-11-24
头条 21-11-23
头条 21-11-23
头条 21-11-23
头条 21-11-19
头条 21-11-19
头条 21-11-18
头条 21-11-18
头条 21-11-17
头条 21-11-16
头条 21-11-16
头条 21-11-15
头条 21-11-15
头条 21-11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