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实题材剧体现地域性不应只有"服化道"

时间:2017-12-13 18:00:04 来源: 新京报


吃个饭都能“揭老底儿”

《白鹿原》里,白嘉轩(张嘉译饰)几个人围着矮桌吃油泼面,从食物到坐姿,都暴露了白嘉轩就是地道的西北大汉。

现实题材剧体现地域性不应只有“服化道”

业内人士经常强调,影视剧作品要有“时代特征”。“地域文化”作为呈现时代特征的重要元素,在今天的影视剧创作中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,常成为一个死板的背景,存在于潦草带过的城市景观中。但从今年的几部优秀电视剧——《鸡毛飞上天》《情满四合院》《白鹿原》等来看,地域特征的呈现绝对是重要的加分项。

辨识度

现实题材剧不应胡乱移植外来文化

地域性创作作为领跑精品好剧的突出特点,并不是第一次出现。《大宅门》《乔家大院》《闯关东》《关中往事》等一系列电视剧作品,就曾以厚重文化内涵和典型人物形象构成的地域魅力征服了观众,成就了电视剧历史上的一批精品。而即将过去的2017年,《白鹿原》《鸡毛飞上天》《情满四合院》等作品一一亮相并获好评,再一次证明了:地域性既能带给电视剧题材上的归属感,同时也赋予了作品在电视剧“海洋”中的辨识度。

通过鲜明的地域文化,来追溯历史源头、讲述风云变迁,是现实题材影视剧的一个重要手法。然而,在地域创作已经经历过一个轮回后的今天,仅仅贴上地域的标签自说自话是站不住脚的。比如我们的现代都市剧,尽管发生地点基本集中在北京、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。但是你会发现即便换一个地点,往往并不影响剧集的气质。

改编自亦舒同名小说的电视剧《我的前半生》,原著的背景放在香港,读者阅读过程中,能从种种细节——菲律宾佣人、英国老板、华伦天奴套装、《秘闻》杂志、上班的轮渡等切实对于人物生活产生影响的描述,感受到“港味儿”。但到了剧中,除了饰演罗子君的马伊琍动辄冒出的上海口音(马伊琍本就是上海人),是不是切换到北京、深圳、杭州,或者任何一个现代化城市,都没有违和感?

如果说《我的前半生》不够鲜明的地域体现,对电视剧没什么大影响的话。那另一部被一些剧评人认为“年度最尬”的《深夜食堂》(黄磊主演的中国版),失败的根源不是演技尴尬的吴昕们,而是完全无视国内城市独特的市井烟火气,强行移植日本居酒屋文化带来的不适感。第一集一播出,网友的嘲讽就铺天盖地——我们的“深夜食堂”,难道不是路边摊撸串、大排档喝啤酒吗?


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

Copyright© 2014-2020 中原网视台(www.hnmdtv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