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垣曲北白鹅墓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出炉 发现周代女性化妆盒

时间:2021-01-22 15:51:31 来源: 山西晚报


山西垣曲北白鹅周朝王卿高级贵族墓地,在2020年年底到2021年年初,成为考古界的“新宠”。先是入选央视广播电视台评选的“2020年度国内和国际十大考古新闻”;又入围中国“考古奥斯卡”——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。就在两天前,它还因墓葬内出土的“周代女性化妆盒”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热搜,阅读量达到了1.6亿。

早在2020年12月10日,山西晚报记者就曾在山西侯马参与了北白鹅墓葬的考古研讨会,并见到了首批发掘出的珍贵文物,其中就有盛满红褐色物体的青铜盒子,以及50件(套)带有铭文的青铜器皿,着实让与会专家叹为观止。时隔一个月之久,该墓葬室内考古和研究成果出炉,之前出土的青铜盒确定为周代女性的化妆盒,盒内红褐色粉末为化妆品,青铜壶中盛有的液体有可能为当时的“果酒”……时隔3000余年,科技考古掀开了这些古物的神秘面纱,究竟这座高级贵族墓地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?

破解墓群家族脉络 发现名为“華”的族徽

2020年4月至12月,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运城市垣曲县北白鹅村,进行了一次被动性考古发掘工作,发掘面积为1200平方米,共发掘墓葬9座,最终出土了文物500余件(套),其中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了近50件(套)带有铭文的青铜器,铭文内容丰富、文字清晰。连日来,经过考古工作者和专家们对北白鹅墓地的进一步研究,在青铜器铭文内发现了“華”“太保燕仲”等字样,初步判断该贵族墓为召氏家族太保匽中(燕仲)一支在东周王畿内的采邑公共墓地,为该贵族墓葬群的家族脉络提供了些许的线索。

据该考古项目负责人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及耘介绍,“華”是在青铜器铭文中出现的,经过专家判断,这个出现在铭文最后的“華”字,有可能就是一个家族的族徽,是一个标志。在此次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,多处写有“太保燕仲”,考古工作者经过广泛收集文献资料,参照以往的研究成果,结合出土资料,初步认定该处墓地性质为召氏家族的家族墓群。

召氏家族是什么“来头”?杨及耘说道:“周代有三公,召公是其一,召公的长子被分封到燕国,在封地做了诸侯。召公的官职就是太保,这个官职是可以世袭的,所以他的二儿子继承了他的官位。召氏一族在宗周丰镐的采邑在今岐山县,随着平王迁都洛阳成周后,采邑的地址就到了现在的垣曲北白鹅至济源邵原一带。还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在东周建立之前,召公采邑的地方也许就包括了垣曲这一带,所以召公的后人也就理所当然地继承了这一切。”

在北白鹅墓葬首次举办研讨会时,很多专家提及过一个问题,那就是在M6墓葬中出土了写有铭文的4件“夺簋”,从器形上看,属于西周中晚期和晚期偏早阶段,但是该墓葬年代却属于春秋早期。为何春秋墓葬埋了西周的器物?不少专家认为,这涉及到整个家族的社会阶层变化,如今来看,或许就是召世家族后人的一种传承,把老祖宗的东西保存了下来,最终埋入墓室之内。

从化妆品到“果酒” 科技考古揭开铜器内残留物面纱

该墓葬首次“问世”时,山西晚报记者曾在现场看到过一件“铜盒”,体量不大,做工精致,盒身上有鸟纹,盒底还有老虎的样式。最为精巧的是,盒子盖还能打开,里面盛有红褐色的物体。记得最初在参观时,红褐色物体颜色比较鲜明,但是并没有什么味道,专家们也只是判断或许为胭脂,或者为香料。如今,经过科技考古手段,最终确定红褐色物体为化妆品。此外,在出土的青铜壶中存有大量液体,经过技术鉴定后,确定为“果酒”。距今3000多年的化妆品和“果酒”留存至今,不得不说为一项奇迹。

“在很多考古项目中,都曾经发现过青铜器中存有液体的,我们当初发现两个青铜壶里有液体,第一时间就想到用科技考古来鉴定一下。”随即,杨及耘把青铜壶送到了相关部门,经过工作人员采样提取后发现,这些液体有“果酒”成分。“提取出来的液体还挺多,有好几斤呢。”此外,装有红褐色物体的“铜盒”也经过取样检测,印证了这是一件化妆盒的推测,里面的红褐色物体内有化妆品油脂类的化学遗存。早在科技考古之初,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、研究员杨文胜就曾表示,这个盒子可能就是个化妆盒,也正好代表了墓主人就是一位女性。据其最初分析时介绍,“在商代,女性还有比较高的地位和权利,但是周王朝讲究礼制文化,即便是贵族女性,已没有办法使用青铜器了。这个盒子统称为‘弄器’,就是贵族女性为了彰显身份和地位,来殉葬的一些器物,她们尽可能地把这些器物弄得精美化,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。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古人也不例外啊。

考古学,本身就是一门多学科交融在一起的学科,如今加入科技考古的技术支持,更是为这门“神秘”的工作增添了几许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,如何看待科技考古技术呢?杨及耘表示,科技考古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支持,更为学术提供了支撑。“之前考古时,我们判断一件器物会通过文献或者前辈们的考古记载,才能把它搞清楚。通过这种描述,你才知道这个是用来盛水的,那个是用来盛酒的。通过科技考古的力量,就能佐证文件上的一些记载,丰富考古工作者的认知。此外,还能尽快破解一些谜题,为进一步的考古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在该墓葬群内,还发现了一处人形漆绘,目前已经整体套箱搬至实验室内,进行下一步的室内考古工作,“漆器在山西的考古发现史中比较‘珍贵’,我们当初只发掘了一半,剩下的就可以在室内考古进行,这样考古条件和设施会更完备一些,也能判断这个漆绘到底是什么。”

未来可期 北白鹅考古成果展将与公众见面

虽说北白鹅墓葬考古成果有了阶段性的进展,但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,工作还远未结束。接下来除了要在室内做研究外,考古工作者还将继续扩大调查和钻探范围,综合运用大遗址聚落考古的研究方法,推进墓地和遗址的功能区划研究。还有一个好消息,为了让文物“活”起来,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预计在春节前后,推出《燕姬的嫁妆——垣曲北白鹅考古发现揭示的周代女性礼仪与生活》考古专题展。把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展现在公众面前,这是一次创举,在全国文博行列中也值得载入史册。

在北白鹅墓地中,除了化妆盒外,还出土了一件和女性相关的器物,那就是一件“匽姬”甗,因为在甑部近口沿处后腹内壁中,铸有铭文3行11字,内容为:“虢季为匽姬媵甗/永宝用享”。说明这是虢国为嫁到匽国的女子铸造的一件青铜器。这件媵器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用于婚嫁的礼器,相当于是一件嫁妆,非常具有研究价值。为了让这些充满焦点的文物展现在公众面前,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以小内容折射大时代,将把北白鹅考古的最新成果展示在公众面前,并且通过这两件器物,来聚焦周代女性的生活。“这是一次新颖的尝试,毕竟在考古工作研究期间来举办展览,对我们来说充满了挑战性。作为考古工作者,我们有义务把最新的考古成果传播到公众身边,在宣传阐释山西历史文化的同时,让大家感知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。”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郑媛告诉山西晚报记者,该展览将在刚刚成立的山西考古博物馆内展出,也算是该馆献给公众的“见面礼”!

回望3000年,周朝人的生活离得我们太远太远,但通过一个展览,冲破时光的界限,感知古人的生活,见证古人的过往,不失为一种幸福。

山西晚报记者 孙轶琼


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

Copyright© 2014-2020 中原网视台(www.hnmdtv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.